
(文/孙梅欣 编辑/张广凯)
身为国内第四大复合调味品生产商的天味食品,10月底公布招股书,正式对港股IPO发起冲击,启动了公司“A+H”股的资本布局。
天味食品是国内知名的复合调味品企业,公司2007年3月在四川成都成立。作为一家四川企业,天味从事的调味料行业和所处的餐饮大行业,在四川地区本就有“地区优势”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,公司旗下的“好人家”、“大红袍”、“天车”、“天味食品餐饮高端定制”、“拾翠坊”及“加点滋味”等多个品牌,时常出现在国人的餐桌当中。
其中,各种火锅底料、水煮鱼、小龙虾调料等,在盒马等商超显眼处均有售卖,直接面对零售用户。“天车”牌香辣酱、甜面酱更是知名的国民即时酱料品牌,是烹调各类川菜、凉菜,以及酱菜、烤鸭等菜品中,高频出现的酱料单品。
早在2019年4月,天味食品就已经在上交所上市,甚至被称为“火锅底料第一股”。公司股价也曾一路上涨到44.29元/股的价格,市值在2021年攀升至高点。
展开剩余71%但在此之后,天味食品的股价就一路下行,截止到今年11月3日,公司股价报收12.4元/股,总市值132.06亿元,只剩不足高点时期股价的30%。
作为国内第四大复合调味品企业,排在天味食品之前的,有海天味业、李锦记等更头部的企业,天味食品的身位优势并不突出。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,天味食品占据了增速优势,是国内前五大复合调味品公司中,近3个完整财年里增速最快的。
同时,按照2024年收入计算,天味食品是国内第一大菜谱式调料及第二大火锅调料公司,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9.7%及4.8%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称为“火锅底料第一股”,但从公司近年业绩来看,“菜谱式调料”才是业务的“顶梁柱”。以今年中期业绩为例,13.9亿元的营收中,火锅调料收入占比约为30.7%,而菜谱式调料的收入则达到8.96亿元,占比达到64.4%。
从核心财务数据来看,高速增长,是天味食品的一大优势。招股书显示,2022—2024年间,公司营收从26.76亿元,一路增至34.47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速度达到13.5%;年内利润从2022年的3.41亿元,增长至2024年的6.45亿元,三年的历年同比增幅,均在12%以上。
同时,净利率从12.7%提升至18.7%,毛利率从33.9%增至39.4%。从财务数据来看,近3年的增长质量还能有所保证,并未出现因机急于扩大规模而出现的利润牺牲。
如果天味食品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速脚步,那在启动港股上市的当口,对于企业而言,应该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然而从公司发布的中期业绩和三季度报来看,增速颓势已经有所显现。
天味食品今年的中报显示,上半年公司营收13.9亿元,同比下滑5.24%;利润总额2.4亿元,同比下滑19.43%;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.9亿元,同比也出现23.01%的降幅,快速增长开始踩下刹车。
更值得注意的,是现金流与运营效率的下滑。今年上半年,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大降44.6%,仅为1.63亿元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7.2天增至14.9天,存货周转天数从24天升至25.6天,资金占用压力明显增加。
到了今年三季度,虽然营收同比增长回正,前三季度营收共计达到24.11亿元,同比达到1.98%的增幅,但利润总额、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等等核心利润数据,同比仍有4.5%—9.3%的同比下滑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到今年三季度末为5.28亿元,同比下降11.94%。虽然较6月期末有所好转,但仍未实现数据回正。
上半年公司的业绩下滑,从财报来看,核心由于成本牛油、花椒等多个原材料成本上升所致,同时渠道拓展费用率的提高,也让公司利润被进一步压缩。
这或许也是过去3年多时间里,公司潜在的品类依赖、成本敏感等因素集中显现后体现。今年的业绩变化也正说明,天味食品的增长逻辑,正从“高速增长”向“承压”转变,快速增长和盈利可持续性面临考验。
和近期多家已经在A股上市的消费企业类似,天味食品在此时寻求A+H股的资本结构,不仅可以给企业补充资本,缓解财务压力,同时也是调味品行业从过往分散竞争走向行业集中化的时期,位居前列的企业如何通过资本市场的手段,突破企业发展瓶颈。
但对于天味而言,赴港上市之后,如何通过募资优化成本结构、提升自主运营能力、提升品类在行业中的占有率和优势股票配资网站查询,才是最为重要的驱动力。否则,再度赴港上市,或许依然难以避免,公司从市值巅峰向下跌落的境地。
发布于:上海市证配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