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立陶宛外交部日前证实,最后一名中国外交官已离开立陶宛,立境内目前已无中国外交官后,眼瞅着若自己不妥协股票配资网站查询,短期想改善中立关系无望的情况下,立陶宛政府开始破罐子破摔了!
上月末到本月初,立陶宛国防部长萨卡利埃内突然访问了菲律宾,立菲两国防长不仅签署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,宣称两国要在网络安全、海上安全及弹药生产等方面加强防务合作,同时两国还不忘炒作所谓的“地区安全问题”,以此碰瓷中国。
立菲防长在马尼拉召开发布会,并签署合作协议
比如立防长就大言不惭的说“立菲都有个敌对邻居”。她还鼓励菲律宾谴责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,妄称中国的行为正在破坏一个和平友好邻邦的形象。如果说第一句话还是在内涵的话,那么后面一句话则明着将矛头指向中国。
菲律宾和立陶宛两国之间远隔重洋,地理位置相对十分遥远,可以说以前根本没有什么交集,不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,两国如今喊着要展开防务合作,但以立陶宛现役兵力1.5万人,装备全部依赖北约进口,安全完全依靠美国和北约,菲立两国的所谓防务合作,能合作啥?
两国之所以要勾搭在一起,共同的原因不过是,从美国目前政策来看,其对南海事务的参与力度只会增加,而不会缩手,这让菲律宾和立陶宛看到了新的“碰瓷”中国的机会罢了。
当然,除了这个共同的原因之外,两国也还有各自的想法和小算盘。
我们先说立陶宛。
立陶宛在台海问题上“碰瓷”,导致中立外交关系被降级,如今更是立国内连一个中国外交官都没有后,又在南海问题上“碰瓷”挑衅,主要原因在我看来,多半是立陶宛政府和立政客们,希望以此投美国所好,以期望能在北约体系下获得更好的安全保障。
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提一下,立陶宛现在所面临的安全困境,即如何应对美欧防卫重组。
随着特朗普上台后,整个欧洲的防御机制不得不面临重组。比如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就敦促欧洲为自身防卫做好准备,特朗普更是公开质疑北约第五条(即北约任何一国遭到攻击,其他国家必须全力给予军事支援),以及与俄罗斯加强联系并取消对乌克兰的部分军事援助,欧洲正面临一种新的地缘政治现实,必须重新武装起来并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,以应对俄罗斯对欧洲的军事威胁。
欧洲的重新武装,目前来看困难重重,所以立陶宛更希望获得美国军事保护,但随着特朗普公开质疑北约第五条,美国是否会在必要时候保卫欧洲安全,这点让欧洲国家心中都多少有点打鼓。所以立陶宛政府现在考虑着与美国签署双边安全协议的可行性,以此保障立陶宛的国家安全。
但还是那句话,立陶宛一个蕞尔小国,凭啥获得美国青睐,能与其特别签署双边安全协议,为其国家安全做背书呢?所以立陶宛想到的办法就是投美所好。
美国现在将中国当成了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,时刻想着如何打压围堵中国,拖慢发展速度。立陶宛频频挑衅碰瓷中国,像一只蚊子一样围着中国叫个不停,就是想以此当作“投名状”,讨好美国,从而获得美国的奖赏。
至于菲律宾,则有着多方面目的。
于立陶宛这个以前没啥联系,今后也不会有太多联系的国家合作,不过是想着在国际上能多一个,为自己在南海问题上摇旗呐喊的啦啦队,同时在北约和欧洲内多一个发声筒和帮手。
菲律宾对中国南海岛礁的野心,早已装都不装了。比如在仁爱礁、黄岩岛等岛礁问题上频频挑起纷争,既有菲律宾对南海岛礁的侵占企图,同时也有讨好的意图。
众所周知,美国并不希望南海局势能稳定下来,或者说,美国并不希望中国周边局势稳定,因为混乱的局势,更利于美国将黑手伸过来“浑水摸鱼”,同时混乱的局势也会牵扯中国精力,拖慢中国快速发展的步伐。
菲律宾频频在南海挑衅,以至于南海局势是树欲静而风不止,就是希望将美国拉进来,帮助他对抗中国,保障菲律宾在南海侵占的利益的安全性。为此,菲律宾不仅拉着美国介入南海,同时还与日本新西兰、德国、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签订防务合作协议,妄图将南海问题打造成“国际问题”。
7月3日,美军航母编队巡航南海,并经停菲律宾港口,公然为菲方撑腰。同时日本《读卖新闻》7月6日报道,日本将向菲律宾出口六艘二手海军驱逐舰,以应对所谓的“中国海上扩张”。
另外,菲律宾在南海搅风搅雨,也有小马科斯的个人政治利益考量。在5月的中期选举中,小马科斯领导的执政党不仅没有获胜,反而还输惨了,导致执政党内人心浮动。再加之,小马科斯民调支持率的大幅下滑,若不采取措施,基本可以断定接下来的菲总统选举,执政党必败,竞争对手的杜特尔特·莎拉阵营将获胜,到时候等待小马科斯团队的将会是清算。
所以为了自身政治利益,团结菲律宾右翼和民众,拉升支持率股票配资网站查询,小马科斯政府不断在南海问题上挑衅,制造摩擦,就是为了挑起菲律宾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,为自身谋取私利。
证配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